嬰幼兒的肛周護理,你知道多少?
“非常感謝醫生這么快就解決了問題,要不然我們真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近日,患者家屬李女士抱著一個剛出生20天的寶寶握著柯城區人民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醫生劉友和的手不住地道謝。
原來,此前,李女士家的小寶寶肛周長了一個小包塊,一摸就哭。一開始大家沒注意,幾天后家人才發現小包塊比之前大了好一圈。著急的家屬馬上帶著小寶寶到柯醫看醫生了。經過診斷,劉醫生認為小寶寶患有肛周膿腫,并給小寶寶辦理了住院治療,
11月17日,科室醫生為小寶寶做一個肛周膿腫切排術的手術。在乖巧的小寶寶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并在兩天的恢復期后順利出院。
“嬰兒肛門膿腫指肛門周圍的膿腫,在嬰幼兒群體中較為常見,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劉醫師介紹,其臨床表現是患兒出現沒有原因的哭鬧,在排便的時侯哭聲會更加明顯,有時會出現發熱癥狀。
大家在檢查的時候,會發現患兒肛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的炎癥改變。最終包塊一般比較硬,之后中間開始變軟,顏色變得暗紅,會出現波動感,即形成膿腫。該病患診斷起來是比較容易的,但在臨床上就診的時候往往都形成膿腫,有的時侯大人往往會等到患兒膿腫破潰后才來就診。
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毛曉偉提醒:寶爸寶媽們,嬰幼兒肛門直腸周圍腫除肛竇損傷感染外,肛周皮膚不潔也是一個主要因素。
其他原因有:
1.小兒肛門周圍尿布皮炎,致使毛囊、汗腺、皮脂腺感染,導致皮下膿腫。加之嬰幼兒免疫機能低、抵抗力差,皮脂腺相對分泌旺盛,也易導致肛周皮下感染,形成膿腫。
2.糞便壓迫:小兒骶骨彎曲尚未形成,直腸與肛管呈垂直狀態,糞便直接壓迫肛管齒狀線肛竇處,易造成肛竇損傷感染發炎。
告訴家長們平時要保持嬰幼兒肛門周圍的清潔,便后及時清潔肛周的皮膚,以防止肛周膿腫疾病的發生,以免發生類似的事情。
通訊員:汪晨云 蔣雨
編輯:朱之悅
浙ICP備05057055 | 浙公網安備33080202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103014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3120180011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刊登的視頻版權歸衢州廣電傳媒集團所有,其他個人、組織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版權所有:衢州傳媒網Qz123.COM Copyright@2002-現在 違法和不良信息公開舉報電話:0570-8062015